表演36房緣起
基礎35式+1式傳承=世代推廣
一百多年以前,三德和尚用他的汗水、毅力和智慧,從少林35房的擔水砍柴,一步步向上努力,終於從身體與心智艱苦的磨練中,踏進最高功房,但他一心牽掛山下村人的無助與苦難,則央請方丈特開方便法門,在最基礎的35房之外,另開外一房「少林36房」,並以此門指引山下有志青年,習拳練身,自此少林功夫開始外傳。
表演36房,打造藝術基石
長期在老泉里山上訓練的優人,因緣際會承接表演36房的經營重任,願效法三德和尚的精神,下山開創「表演36房」,將優人神鼓原創的表演藝術技巧傳授給山下社區居民,並協同文山區各社區組織的資源,期望打造一個表演藝術教育推廣基地,實現從社區出發,建立國際舞台交流平台的目標。

使命與目標
專業表演藝術人才搖籃 × 社區藝文教育推廣基地
表演36房為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優人神鼓共同打造的藝術人文空間,也是專業表演人才的培育搖籃。本館與景文高中合作開辦的優人表演藝術班是沒有圍籬和框架的學習場所,提供青少年自主學習和探索自我的機會,建立自信和正面的價值觀。這裡也是文山地區居民最佳的心靈休憩空間,透過藝文講座、工作坊、推廣課程補充藝術能量。歡迎各界喜愛表演藝術、文化活動的朋友到此交流,體驗在地文化與國際藝術交融的生活美學。理念宗旨
經營目標
表演36房
為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優人神鼓共同打造的藝術人文空間,也是專業表演人才的培育搖籃。
深耕專業,持續讓藝術在社區中綻放
從優人神鼓的「道藝合一」出發,打造屬於身心靈與表演藝術的藝文空間!

從優人神鼓的「道藝合一」出發,打造屬於身心靈與表演藝術的藝文空間,並擴及對於「環境土地」的關注、對於「人」的照顧及在地社區的「公平分享」。希冀定位本館將成為推廣「藝術‧生命‧教育」的文化基地,除能獲得心靈能量的補充,亦為喜愛表演、藝術與文化活動的最佳交流平台,以及開發跨領域多元的表演藝術人才培育學堂。
大台北地區擁有許多兼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館所,分屬不同領域各有所長,本館命名「表演36房」,為同時兼具藝術與文化的地方文化館所。每年「文山藝術季」為整合文山區各藝文資源、館所之地方性藝文活動,包括文山劇場、文山公民會館、政大藝文中心等,為期3個月的藝術季為展現文山地區的藝文能量,並提供在地民眾參與藝文活動的機會。未來將更著力於館際間的交流合作,串連各館所的能量與資源,加乘活動辦理與行銷效益,大幅提升明眾參與度。
本館以表演藝術為核心,提供多元不同功能之專業空間,業已逐年規劃館所專業設備升級計畫,並為提供友善、舒適的公共空間,亦針對本館開放一般民眾使用的空間進行改善,提供表演藝術者及一般民眾專業且舒適良好的空間。
財團法人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
優人神鼓於1988年創團,從以「道藝合一」創立優人神鼓具東方元素又兼具世界與當代美學獨一無二的表演藝術風格後,於國內、國外均受到高度的讚譽,亦廣受國內外各地藝術節及劇院之邀演,如: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美國紐約下一波藝術節、巴西聖保羅國際藝術節、義大利威尼斯雙年舞蹈節、羅維多東西方藝術節、里昂雙年舞蹈節、新加坡藝術節、盧昂諾曼地藝術節、德國柏林藝術節、巴黎夏日藝術節、香港新視野藝術節…等,足跡遍及五大洲、31國家、70城市,共190場以上的演出,成為臺灣優質文化藝術的象徵,是臺灣最傑出的表演藝術團隊之一,2013、2014年連續獲選為臺灣品牌團隊。
2000年成立財團法人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全力投入優人神鼓劇團及相關領域之文藝工作。本會以發展藝術及文化生活,並提升社會大眾人文素養及心靈淨化為宗旨。辦理業務如下:
- 戲劇、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之國內外展演及推廣。
- 提升藝術、人文素養及心靈淨化之各項研修課程及訓練計畫。